2009年8月3日 星期一

預防「忙碌」文化

「做!做!做!快點,做得更好,更便宜,成本再少!」
在一遍縮編裁員的聲中,全職工作員工的工作量不斷在增加,而資源又被削到最低,職責變得含糊不清,不管工作做得多辛苦,時間多長,好像永遠都有做不完的事等待你。

我負責的職業輔導個案中,有一位三十多歲的主管兼兩個孩子的母親對我說:「我覺得自己好像是牙膏般被壓搾到盡,任人宰割。」

近年,公司為應付各股東永無止境的需求,不斷要提高生產力及競爭力,員工的工作壓力很大,成為潛在的問題,情況就好像是新流行的職業病。不錯,香港的成功是有賴一群有高度進取心、幹勁十足及醉心於工作的人所做成,以前,我們都習慣膜拜這種文化,有些更甚的,還會把「忙碌」當成一種榮耀來衡量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我想很多人把這種「忙碌觀」看成身份的象徵:就等同「我這麼忙,所以一定有價值。」

由於很多人忙上癮,故一旦無事一身輕時反而手足無措,更甚的還感到對生命一片空白!

我有個朋友在電腦界中身居要職,後來因為公司重組而被裁員,她說:「有時我感到自己好像遊魂似的,我對甚麼事也提不起興趣!以前消息靈通,每天曾處理無盡的電子郵件、電話留言。讓我覺得自己有成就感。」可想而知失業為她帶來身心的負擔。

當今職場矛盾現象是失業和大才小用的人抱怨沒有足夠的工作機會,而有全職工作的人卻抱怨工作量多!

新時代的企業講求速度,在高科技設備下日以繼夜式的運作,上班一族已無法再劃清家庭與工作的界線。同時傳統上的家庭時間、消閒社交圈,已被侵蝕殆盡。家庭式辦公設備和臥房的家具在互爭空間,你的家就變成了辦公室,你就永遠也回不了家。

這種壓力鍋式的生活,令許多都市戰士失眠、睡眠不足,人的脾氣亦壞了很多;自私、尖酸刻薄、粗魯無禮。更甚的可能是因為工作過度而病倒,甚至猝死。
在替人職業輔導中,我看到不少現代中級專業人士瀰漫著一些流行病——職業抑鬱症,我見到:
 由於無法預測自己的前途而迷茫悲觀;
 他們覺得未能做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而意志消沉,信心殆盡;
 他們覺得經濟環境等因素,阻撓了自己的工作發展潛能而感到無助,沒有成就感。

我們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環境在過去幾年中已產生劇變,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模式,我們是否有一些新智慧了解自己,了解這新世界,以確保身價不衰,你為誰辛苦為誰忙?你關心甚麼?追求甚麼目標?你如何在新時代下規劃自己的事業,如何去衡量生活與家庭?我在下次跟大家分享。

臨時工的年代

錢是從來不會睡覺的,而今日的生意亦是超越時空不停流動。現今流行的口號「打敗時鐘」純粹用來表揚速度。今日儘管有視像會議、電子郵件的便利聯絡工具,行政人員出差的時間還是不斷增加。無論是身居要職或是專業人士的你,曾否靜下來想想究竟一年工作了多少小時?(要老老實實地把花在來回機場的時間也算進去,除非你把它看成消遣。)

在今日職場「永不言休」的風氣下,我們已經沈迷於「立即式」的生產及習慣「狂抓式」的忙碌。日常生活中,我們根本不去想到底在做甚麼,反正照著做就是。無休止的需求令我們變得周而復始的粗製濫造,根本沒有時間去體會或累積經驗。這種「狂抓式」的忙碌令我們只會歇斯底里地應付眼前的工作而掠奪我們享受慢工出細貨的成就感。

在職場上被搾壓得頭昏腦脹的,並不只有你一個人。然而,我們大多數人都不習慣討論自己的生涯,只有默默地承受折磨,還以為其他人應付得很好,只有自己不對勁!這也難怪,從來職場就是許勝不許敗的戰場!

我問過不少求職者當你想到職業生涯,你最先想到甚麼?有不少形容現今的工作如「荒野中的動物,不是吃人就是被吃」,言下之意亦透露了工作的不安、緊張與壓力。

我見到很多人感到身心疲憊,每天自問為何要這樣過日子,有些感到靈性的飢渴,繼而尋求更多的東西,所以有魅力的演講家和助人自助的精神領袖極受歡迎,與靈性有關的書籍亦變得暢銷起來。他們不斷藉助加強體能訓練或心靈鬆弛方法課程來減壓,這是可能幫助,但卻不是治本之方。因為目前職場中的壓力並不能只歸咎於個人的軟弱,是源於經濟、社會和人口上的轉變。我們需先找出壓力的來源,才能邁出相應的第一步。

無論你喜歡與否,容我坦白道明,我們的社會將進入一個永久僱用臨時工的年代,公司或機構正著手縮減核心勞動力,按情況需要組成「外判工作隊」或臨時員工,而臨時員工的本質和範圍也在改變,由秘書升到行政管理或專業階段,目的是把長期員工解僱而改為臨時員工以求削減開支。

數年前美國(AT&T)總經理(Robert Allen)宣布減掉四萬個職位時,內部員工懊惱地說:「AT&T很快就變成Allen and the two temps的縮寫。」

我們在面對未來世界的新工作模式──「時斷時續」的外判工作特質,可能會經過頗為艱難的心理適應期,有些人感到心寒,因為要面對經濟上缺乏保障以及工資偏低的壓力,另外亦覺得自我價值降低,變成「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即用即棄」勞動力。另外,特約或外判員工心態上較關心報酬的多寡,不會像全職員工般對公司忠心耿耿。他們很多時視自己為弱肉強食社會中的「弱肉」,在工作關係上很難與其他人打成一片,更皇論那個「團隊精神」。無疑做外判員工有其不利之處,但在生活上亦有正面性,當包括可以有更多時間和家人親友共聚、或追求個人愛好。因為他們在過渡停工期間,可以用些時間來充實自己去旅行、學繪畫或在慈善機構做義工,建立人脈網絡,再為自己充電。

身為核心員工的壓力也不少,他們是公司或機構的行政人員,執行重要的任務,他們待遇很好,備受重視。然而,隨著業務變化、合併及行業本身景氣的影響,亦會面對朝不保夕的危機,卻要做個效率十足的核心員工,除了把技能永遠保持於巔峰狀態外,亦要面對比你更年輕更有才幹的人擠掉的危機。尤其是從事科技性的工作人才,他們的技能就越容易遭淘汰。所以他們要對自己專業技能的有效期提高醒覺。

在現實世界中,沒有所謂最理想最完美的飯碗,未來世界的職場智慧是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長處,勇於面對挑戰和學習,再而以主動姿態出擊,無論做前線的「尖子」,或是精英領導層的遊牧民族都能配合得宜,吐氣揚眉。

孩子你從這裏學懂什麼?

「我能為孩子做什麼?」
「我該如何栽培子女,好讓他們應付變化無常的工作世界?」

做父母的都為子女的前途苦惱,對於如何培育子女感到茫然無措。雖然他們普遍心內明白子女將來的前途,跟他們這一代的職業選擇會有天淵之別。然而每次在公開考試,會考放榜前後,不管哪一群父母湊在一起,他們的談話內容都是孩子的教育,比較學校類別,從課程到測驗和教學等等。因為家長都相信教育品質會直接影響孩子將來的前途,尤如一張像樣的大學文憑才是孩子成功的唯一機會。

這種對前途要憂心忡忡的焦慮,令家長對子女與及學校期望愈來愈高,往往也不切實際。而家長對教育憂心會直接傳染給孩子。由於家長「無微不至」地操縱子女的教育,過份注重分數,令孩子學會斤斤計較,他們會認為考得「八十七分與八十九分有天淵之別」,又或是「要是拿不到九十以上,我就是失敗者。」的想法,反映出他們以成績來衡量自己的價值。

青少年本應是充滿和理想和希望,但累死人的壓力和競爭令他們變成筋疲力盡的填鴨,一肚子不滿又悲觀。大家都了解,早期童年學習經驗對日後認知和情緒發展都重要,但我們也需要了解空閒和自由地玩耍的價值。家長是否關心到在這凡事皆有可能的世界裡,學業成績,還有對孩子的創造力、判斷力和情緒管理能力、自信心和安全感等的培育,好讓他們能應付這複雜的新社會環境。

孩子對於工作的概念和想法很多都從父母那裡耳濡目染而來。當孩子目睹家長因工作而產生緊張壓力,會形成負面看法,隨著家長工作時間增長而剝奪與家人共渡天倫的時間,孩子對工作的憎恨亦與日俱增。我聽過一些小朋友對父母說這樣的話:「我絕對不要加入你那行業,因為你根本就沒有自已的生活。」最讓人心痛的說話:「為什麼我要工作?工作只會讓人過得痛苦不堪!」試問家長每天回家說「我累死了!」或「我的老闆是笨蛋的說話時,正向孩子傳達工作世界的負面訊息。令他們覺得工作是受虐待的。

但我亦不是建議你向孩子介紹工作世界是完美無瘦的,工作本身示並非優哉悠哉。做父母的最好要取得平衡,要誠實全面地讓孩子認識工作在人生的重要。若你對前途有憂慮亦不彷讓他知道這世界並非盡如人意,最好盡量用樂觀態度去表達。

辦公室政治漫談

辦公室政治是無數僱主與僱員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在美國有專門研究辦公室政治的圖書館、慈善組織,它是大學裡的一門專科,是大眾媒體歷久常新的話題,是心理醫生們最賺錢的一門生意。

辦公室政治沒有好、壞之分,但有健康與不健康的區別。在健康的狀態下辦公室的人際關係相對和諧,員工把時間與精力用工于有效的工作,同事間有良性競爭。不健康的辦公室政治是指公司人際關係緊張,存在惡性競爭,工作效率低,組織內耗嚴重。

不健康的辦公室政治總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它令人與陰謀、、偽善、奸詐、謠言、奪權、爭鬥聯想起來。然而辦公室政治是一種現實,與其消極的逃避不如選擇接受、面對及駕馭它。

面對錯綜複雜的辦公室政治角逐賽中,你會發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與手段。有些人善於觀言察色、審時度勢、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下亦能游刃有餘;有些人會拉幫結黨,製造是非,以求從中取利;有的會採取視若無睹的態度,奉行「你走你的陽關路,我走我的獨木橋」的原則;然而有很多人,面對辦公室政治還是顯得不知所措,無所適從。

還記得「阿信的故事」裡有這樣的情節:阿信好不容易令理髮店老板把她留下來,她覺得應該勤快點,主動找事做,她趕在大家起床前抹地,把所有理髮器擦得一塵不染。阿信沒想到自己的勤奮卻引來別人的不快。原先負責清潔的女孩表現得最不高興,老跟阿信過不去。幸好兩人後來消除誤會。她亦意識到自己無意中把別人工作搶了。

對於初出茅廬的畢業生,到了新工作環境總希望盡快展現自己的才華,以求得到上司了解與認同。這種要幹一番大事的豪情壯志和什麼都要衝在前面的表現往往容易弄巧返拙。

大多數上司對於新入職的人比較寬容,並說些鼓勵的話,例如:「希望你為公司注入新活力」之類。實際上他們未必指望新人一進公司就馬上做出成績,他們會通過小事來觀察新人的為人品性及工作態度等,以此形成基本判斷。作為上司大都不希望新人來到後一下子打破原有的平衡,就算他們計劃用新人替代舊人亦希望能平穩過渡。

所以新人如果想在公司有長久的發展,一開始就應多磨煉踏實肯幹的品質。在職責範圍內表現自己,向有經驗的人虛心求教,把自己點滴進步歸于他人。

此外自律誠信亦是辦公室政治中贏取主管認同的重要基石。位於東京一家曰資公司有這樣的故事:一位新入職外籍員工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誰知上班前一晚太興奮睡不著,第二天睡過了頭遲大到。上司問他遲到原因,她不敢直說,順口編了個大塞車的原因。第二天上司給她一封解僱信,原因是在東京若是大塞車必有新聞報導,上司在當晚在報紙電視上卻沒有看到有關報導。

在人前遵守規矩謂之他律,在無人時遵守規則謂之自律。遲到早退、打私人電話在很多畢業生眼中是無傷大雅的事,但在上司的角度卻是一種欺騙行為,所以奉勸每位新人要小心保護自己的誠信。但願新入職的人在健康的辦公室政治中培養敬業精神。

展現自我

早前一家即將開幕的五星級酒店舉行大型招聘會,從芸芸三百餘應徵者中挑選逾百合適人選,他們特別引入歐美流行的互動遊戲來測試應徵者的實力,其中包括溝通技巧、團隊精神等,在城市中掀起一些佳話。
事實上,近年來跨國公司樂於採用別出心裁的團隊活動作觀察及遴選人才的關卡。由於人力市場供過於求,企業面對大量的應徵者,不可能和每個候選人單獨進行細緻的交談;那麼較可行的做法就是將應聘者分門別類,探究出個人性格特點及結構,以求得到初步的概貌,並假定這樣可區別穀殼與小麥。用這類測試考核人才,並不是今天剛剛發明的,其根源可追溯到聖經時代:在與米甸人的戰事中,基甸的部隊要從應徵者中選拔出合格的士兵,上帝對基甸說:「凡用舌頭舔水,像狗舔的,要使他站在一邊。」《士師記7:5》。於是1萬個應徵者中最終有300人像狗那樣舔水而因此被征入伍。
至於智力及性格測試,亦在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廣泛應用。征召新兵不單要體格檢驗,並須按其天資分配到不同的軍種中;若是軍官的選拔,更要擬定了「軍隊心理學」心理測試並詳加分析。直至現今,不同心理學家依然熱衷於不斷地提煉及深化性格測試,以滿足各類公司和機構的願望。所以在歐美的跨國公司或世界500強企業都樂於採用作為觀察及發掘人才的工具。
但對於參加遊戲的應聘者來說,是否表現愈搶眼就愈好呢﹖事實並非如此。要想在有限的時間裡讓公司了解您,應聘時理所當然地要自我展示,但這種展示必須有分寸。在2001年世界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在北京招聘畢業生曾有以下的經驗:
有一位履歷和表現都非常突出的女生,一路過關斬將,在最後一輪小組面試中,公司設置了一個團隊性答辯,只見她伶牙俐齒,搶著發言,小組其他成員幾乎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風頭盡出,但最後她都落選了。因為招考的各首腦一致認為儘管她能力超然,但明顯缺乏團隊合作精神。
人的個性是玄妙的,是否可以標準化地理解,並精確地排列整理,實是一個懸案。對此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 (Gordon Allport) 這樣說過:「研究方式結構愈精細,其結果愈乏善可陳。」另外人類的行為是強烈地依賴文化、種族因素,然而現今很多性格測試,都以西方國家的案例為依歸,卻沒考慮到中國人種族文化的特殊性。
世界上絕沒有戰無不勝的求職勝利寶典,我認為誠實做人比一切更重要,這不是許多跨國公司視人才的重要一環;在千變萬化、層出不窮的招聘潮流中,身為求職者的您,就在展現自我的過程中,誠實地展示怎樣的自己。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梯子,您不要去想我會不會被人壓下來,您爬您的梯子,爭取您的目標,頭上的雲霧就會一一撥開,您將會看到自己的一片天。

穿出您的彩虹

會打扮的女人就如會微笑的玫瑰。初認識一個人,我們首先對她的外觀形象打量一番,然後塑造第一印象。雖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形象和風格,然而〔良好的第一印象〕還是有共通之處,例如懂得選擇令自己表現最佳狀態的服飾,穿著合自己身段線條優雅修身的服裝,顏色要令自己看來明亮有朝氣等。

不同的行業,有其職業形象,不同的崗位亦要有恰如其分的打扮。所以上班一族如打扮得體,在職場上會為您贏得不少分數。

舉個例子,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建築師等衣著必須要令人感覺沈實、穩重。

律師上班工作,如打扮得像時尚模特兒,穿花邊喱士皮短裙會顯得不莊重,客人會覺得她欠專業形象。又例如創作行業,如攝影、化裝形象設計等,衣著款式應該多加點心思創意。試想廣告設計員若穿行政套裝,實難以令人認同其創作富幻想或創意呢!

所以上班一族的您要時常檢視的衣櫃,如果您一星期有五、六天需穿正規服飾,衣櫃最好有百分之八十正規工作服;假如您的職業屬於自由創作,衣櫃需有百分之七十的創意型服裝。如果您的工作屬於服務性,不需要穿得正規,也不需要穿得時髦,您的衣櫃最好有百分之八十屬於便服型服裝!

另外,求職者在面試時更要注重自己的儀容,當應徵者學歷背景差不多,一個成功的因素往往是您的外在打扮及言行舉止。所以應徵文職工作時應打扮得簡潔素淨,衣服顏色可選米、啡、灰、蓋、黑、白等套裝,而盡可能避免以太新潮前衛。此外,面試時應避免穿一些甚少穿著的衣服或第一次穿的衣服,這樣會令您情緒不安,增加面試的壓力而影響表現。

如果您是初出茅廬的社會新鮮人,初上班時衣著打扮要配合公司文化,才能在公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在最初三個月上班應盡量以穩重、沈實、衣著上班,避免穿名牌或上佳布料的服裝,理由是新人總有新人的角色,縱使您家境富裕,都不要一下子來個大家姐模樣。您應以務實態度,默默地工作,勿身光頸靚、花枝招展、性感惹火的上班招惹其他同事的閒話及妒忌。萬一公司要裁員,可能以為您較其他人的經濟條件好而把您裁掉,那就真個無辜了!

所以社會新人類在工作最初階段要多觀察同事的衣著習慣,特別是您上司,謹記“功高蓋主必招妒忌”!衣著亦然,不要穿得比上司更名貴更優質的衣服去見客,若您打扮比她更似上司,就肯定令她不安,可能在她心裡對您留下一根小刺呢!

然而若您已工作了好一段日子,工作進入穩定階段,同事又接受您的話,您便可逐步提升對衣著的考究及層次,穿出您的真我風采!

不過有一點要提醒大家,服裝是表達個人風格的信號,穿著有型之餘不要走火入魔,潮流是大方向,過於沈溺於自己的空間只有自己或小撮人欣賞,最後只會讓人覺得您不切實際。

您可能在推銷員過度吹捧下將衣服買下來,可惜很多人在錯誤的審美判斷下令衣服的格調與身型比例不協調,造成衣不稱身,如果您自覺欠缺這種天份,可請教專家或朋友,或自我增值,在美學上下功夫,多看些時裝雜誌是很有幫助的。但願上班一族隨了實幹之餘,也能穿出您燦爛的彩虹人生。